类别:行业报道 发布时间:2025-07-24 浏览人次:
《关于加强基层应急管理体系建设 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的建设》(20253060号)提案收悉。感谢对我市防震减灾事业的支持。收到建议后,我中心高度重视,中心党组对建议内容进行深入研究和认真分析,建议非常好,对进一步提升我市防震减灾工作水平具有积极意义。现答复如下:
基于我市地震活动较为活跃,又是全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市区人口稠密等现状,市委市政府始终高度重视防震减灾工作,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系列讲话指示精神,形成一套“党委政府领导、各部门齐抓共管、引导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内外双向发力,即对内不断夯实强化政府防震减灾救灾能力,对外强化宣教,着力提升人民群众的防震减灾意识。
一是专门成立福州市抗震救灾指挥部统筹协调指挥地震灾害“防、抗、救”工作,并根据机构改革工作开展情况和人员变动情况及时调整充实市抗震救灾指挥部成员单位,明确市政府常务副市长为指挥长,57个部门及相关单位为成员,由市应急管理局承担指挥部办公室职能,负责日常各项工作的统筹协调与落实。各县(市)区均参照成立了抗震救灾指挥部,形成统一指挥、上下联动、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防范应对体系。二是我中心协助市抗震办编制完成《2025年福州市防震减灾救灾工作要点》,围绕优化各级抗震救灾指挥机构工作机制建设、加强地震监测预报预警、提高重点地区房屋设施抗震能力、夯实防震减灾救灾基层基础等重点工作进行全面部署,在具体操作层面细化职责措施。三是我中心联合市应急、消防等地震灾害主要职责部门落实中国地震局和国家消防救援局《关于建立地震灾害应对处置协作机制的通知》,加强救援协同联动。充分发挥防震减灾部门配合、应急部门统筹协调作用,健全应对地震灾害应急指挥工作机制。四是持续强化地震应急预案制修订。结合地震灾害风险形势预判,根据省市预案修订情况不断完善《福州市地震系统地震应急预案》,制定《2025年重要时段震情保障工作方案》,进一步做好重点时段和法定节假日应急准备工作,确保应急响应迅速有效。
为检验、优化全市指挥机制的科学性、有效性,我中心近年来通过负责“闽动˙2023”全省地震应急综合演练和“闽安˙福州”等系列地震应急综合演练具体组织工作,强化政府各部门在防震减灾工作的融合联动,得到了省、市领导高度认可。在每年演练基础上,迅速复盘,汲取演练经验,总结出“平时各司其职,保持应急状态,战时提级管理,扁平化指挥”的平战结合工作机制,不断优化方案,将“全灾种、大应急、重实战、多联动”的应急响应宗旨推广到各县(市)区,着力推动形成上下联动的常态化演练机制。根据福州市抗震救灾指挥部有关工作安排,今年6月份,我中心已完成“闽安·福州”2025年地震应急综合演练。本次演练从我市实际出发,检验基层应急救援能力,以城市核心区人口密集场所受灾为背景,针对地震灾难及其产生的主要次生灾害,设置相关灾害科目,组织综合应急响应及协作救援演练,促进各单位交流应急响应经验,掌握应急处置流程,加深参演人员对应急响应与处置过程的理解,进而增强应对地震等突发事件处置能力和自救互救能力,做好各项应急准备工作。通过演练,也加强与卫健、交通、地铁、红会等各专业领域救援队伍协同联动能力,促进各部门各队伍结合灾害风险形势预判,动态完善重点时段和法定节假日重点应急力量预置方案,落实力量备勤机制,确保随时调用。
基层基础工作是推进防震减灾事业快速发展的根本,着力提升基层防震减灾能力是提升我市防震减灾整体能力的前提和着力点。一是中心主要领导亲自准备课件,深入县(市)区党校、基层单位开展授课,提高县(市)区各级领导班子对防震减灾工作的重视度。健全市、区(县)两级防震减灾工作机制,同时加强横向纵向沟通,发挥市级规划引领约束作用,从全市战略高度,明确本市防震减灾工作的重点和要求,并因地制宜贯彻到各县(市)区,加强业务监管和工作交流指导,稳步提升基层活力和业务能力。二是强化防震减灾“三网一员”建设。动态了解防震减灾助理员的变动情况,加强对“三网一员”管理,提升地震群测群防工作效果。根据2025年福建省地震系统工作要求,中心今年组织各县(市)区、高新区防震减灾工作管理部门指导督促做好辖区内防震减灾“三网一员”基本信息更新、报送和培训工作,推动防震减灾地震速报、宏观观测、应急预警、科普宣传等具体工作进一步下沉落实到村(社区)。三是开展防震减灾业务培训。增强全市防震减灾工作管理部门人员日常业务能力,推进防震减灾群测群防能力建设,强化地震预警终端管理。4月15日,我中心邀请了省地震局专家对中心各处室、县(市)区防震减灾工作部门负责人和经办,教育、卫健、交通、地铁等部门有关人员约50人,就如何开展基层防震减灾工作、地震宏观及群测群防能力建设、地震预警技术与应用等进行了培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我市目前有两支专业救援队伍,即福州市消防救援支队特勤大队和省森林消防总队福州特勤大队。我中心积极推动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参加培训和装备更新。推动各级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专业技能训练,鼓励推动救援队伍骨干参加各类地震应急培训、区域联动应急演练或技能比武活动,提升救援能力。为此,我中心每年拨付一笔专项经费用于市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装备运维和日常演训,推动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伍的装备进行更新和升级,力争每年补充必赢网址和更新一批专业化、小型化、智能化的地震专业救援装备。此外,我中心推进参与基层应急能力提升工程。根据2025年省、市为民办实事工作要求,派出人员带队赴三明现代化实战消防综合训练基地参与地震应急救援公众应急能力专兼职骨干培训,组织基层消防、社会组织、民兵等有关人员完成地震搜救、破拆、顶撑等相关技术理论学习及实操,强化了基层地震应急救援能力。
2004年我市专门成立福州市数字地震台网中心开展地震监测工作(全省仅福州、厦门设有地震台网中心),现有台网监控中心1个,遥测数字地震台网(14个遥测地震台)、前兆地下流体观测网(8个前兆地下流体观测台)和动物宏观观测网(11个动物宏观观测点)共3个观测网络,共同组成了地震测报综合观测网络。通过常年不断投入和标准化建设,网内地震监测能力达到1.5级。今年,中心正在对全市地震宏观观测点开展新建、撤换及提升改造工程,连江东洛必赢网址岛海岛地震台项目也在稳步推进,建成后我市陆-海一体的地震监测能力将进一步提升。我中心本着“守土有责、守土尽责”的工作原则,不折不扣的强化机关应急值守和地震业务值守“双轮机制”,全年24小时两套值班制度,确保政令畅通和监测数据实时跟踪对上交付。
我市现有地震预警信息发布终端3082套,实现中小学全覆盖,社区覆盖率不低于60%,地铁指挥中心及地铁1、2、4、5、6号线套,全市地震预警信息发布终端平均在线率居全省前列。为指导民众高效、有序避震,为地铁、核电等重要企业紧急处置提供预警时间,为政府应急指挥争取更多时间。
市委市政府2023-2024连续两年将地震应急避难场所设置、改造列为年度为民办实事项目。截止目前,全市设有地震应急避难场所202个。各县(市)区政府选择符合安全条件的公园、绿地、学校、广场、体育场作为地震应急避难场所,设置明显应急避险标志,配备必需的医疗、供水、供电、厕所、帐篷等基本保障设施,并配套建设经费及场所日常维护费。各县(市)区应急管理部门负责编制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启动预案,做好地震应急避难场所日常维护工作。
为增强防震减灾公共服务水平,近年来我中心联合社会志愿者队伍持续深化开展校园安全教育、强化学校地震灾害应急逃生避险演练。深入开展防震减灾科普“六进”,拓展防震避险科普教育阵地建设,持续深化“地震科普携手同行”主题活动,充分利用融媒体、虚拟现实等新技术,丰富教育内容,不断提升公众防震避险科学素养。同时,建立跨部门科普协同、社会组织参与的融合机制,制作形式新颖、通俗易懂的公众防震减灾优质科普作品,提高全社会防范地震灾害意识、逃生避险和自救互救能力。以此为经验,中心总结创建了“1236+”多元科普的“防震减灾+”宣传新模式即:“1”指以每年“5·12”全国防灾减灾日为契机,为全体市民送上一份科普宣传套餐,包括主题表演、主题展览、应急演练、互动体验等;“2”指中心旗下“防灾减灾科普讲解大赛”和“防震减灾大家讲”两个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品牌;“3”指中心首创的“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三种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模式;“6”指“进机关、进党校、进高校、进社区、进企业、进医院”等六种防震减灾专题科普宣传载体。
近年来,我中心根据省、市两级行政执法工作要求,进一步健全防震减灾行政执法体系建设。一是根据市司法局要求,制定年度“谁执法谁普法”责任清单,分别向福州日报、福州晚报报送“谁执法谁普法”专栏宣传稿,开展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和地震监测台站“我执法我普法”监督检查直播活动。二是每季度开展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和地震监测台站监督检查工作。三是根据省地震局和市工改办、市营商办要求,对地震安全性评价项目进行现场监督检查并备案相关审查意见。四是对影响浦东地震监测台站的行为进行监督检查,对涉及影响台站观测环境的公司下达整改通知书,督促其进行整改。
近年来,我中心联合有关部门强化风险隐患排查,地震灾害防御能力逐步增强。一是实施第五代全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推进房屋设施抗震加固工程,提升抗震设防能力。组织对福建闽侯(茂田)500千伏变电站工程、福州三宝中心工程等重大项目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现场监督检查,并将审查意见进行备案。二是推进一体化大融合执法平台建设工作,对接认领区域性地震安全性评价和地震安全性评价事项,并纳入行政监督事项,完善服务指南。三是协助住建、教育、卫健等有关部门推进房屋结构安全治理、校舍安全保障长效机制工程、医院建设项目抗震设防排查等工作。四是开展全国自然灾害风险普查,完成了32个钻孔、42各图动力实验测试及40公里浅层地球物理勘探任务,并通过省地震局组织的专家评审。
为确保最佳浏览效果,建议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版本:IE浏览器9.0版本及以上; Google Chrome浏览器 63版本及以上; 360浏览器9.1版本及以上,且IE内核9.0及以上。
城市要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需要形成安全高效的发展模式。日前召开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部署...
2025-07-25城市要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需要形成安全高效的发展模式。日前召开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部署...
2025-07-25地震预警功能非常重要,可为人们争取到宝贵的逃生时间,受到不少人的关注。如何在自己的手机中...
2025-07-25在现代桥梁工程中,抗震设计是确保结构安全的关键环节。防落梁减隔震模块与防落梁缓冲链装置作为两种重要的抗震技术,虽然目标一致——防止梁体在地震中坠落,...
2025-07-25新华社洛杉矶7月21日电美国《科学》杂志日前刊登一项新研究说,利用分布在全球各地的大量内...
2025-07-251. 克里米亚大桥再次遭到破坏,具体发生在2025年6月3日凌晨。乌克兰安全局披露,他们...
2025-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