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别:行业报道 发布时间:2025-07-18 浏览人次:
近日,陕西省地震局发布了令人振奋的消息:在全省42处重点文化旅游景点部署了地震预警终端。这一举措是依托1210个地震预警站点,形成了覆盖全省的震害感知网,旨在用科技手段为文物保护构筑防线。
陕西省的文物数量众多、类型复杂,地震威胁带来的风险不容忽视。正如陕西省地震局正高级工程师田勤虎所说,必须未雨绸缪。这句话道出了文物保护的重要性,尤其是在自然灾害频发的今天,如何有效应对地震带来的威胁,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自必赢网址2021年起,陕西省地震局与必赢网址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中国航空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西北分公司等多家单位联合组建了产学研团队,启动了“秦兵马俑地震灾害风险评估与预防装备研发”项目。这一项目探索了“科技+文化遗产保护”的新路径,显示了科技在文物保护中的潜力。
团队利用三维激光扫描、材料力学测试、地震数值仿真等先进技术,开展了有限元地震安全性分析。通过对兵马俑面临的直接震灾风险与间接风险因素的综合分析,研究人员构建了秦兵马俑及土遗址的防震风险安全指标体系,并制定了兵马俑地震损伤破坏状态的分级与分类方法。这一系列的研究成果为文物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
在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的大力支持下,团队还搭建了“感知—监测—评估”一体化智能预警平台。这一平台的成功搭建,使得文物保护工作更加高效、科学,能够实时监测潜在风险,并及时作出反应。
值得一提的是,该成果在2023年被评为全国优秀防震减灾公共服务案例,具备了大规模推广的条件。这不仅是对陕西省文物保护工作的肯定,也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借鉴。
陕西省近年来还启动了省级重点研发项目——“陕西典型文物建筑震灾风险预测及防御关键技术研究”。这一项目的研究范围从兵马俑拓展到了小雁塔、大秦寺塔等古建筑,显示了其对文物保护的全面考虑。
目前,该项目已形成了“风险评估—装备研发—平台搭建”的技术链条,研发了智能监测评估系统,具备信息采集、预警触发、震后反馈等功能,为文物安全构建起立体防护网。这一系列的措施,无疑为陕西丰富的文化遗产提供了更加坚实的保护。
科技的进步为传统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在未来,我们期待看到更多这样的创新措施,让古老的文物在科技的保护下,得以更好地传承和发展。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1.地震具有突发性,使人措手不及,地震开始时,如果正在屋内,切勿试图冲出房屋,这样砸死的...
2025-07-19目前,国际上倡导的防震避险姿势和做法是“伏地、遮挡、手抓牢必赢网址”。这个口诀教导大家,...
2025-07-19地震很难预测,但可以预防。近几年地震频发,地震预防知识对于我们来说可谓尤为重要。齐鲁理工特意收集地震预防自救知识,大家可以学习一下。以便遇到突发情况...
2025-07-19大家好!今天我们聊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地震时应该怎么做,才能减少损失和伤害!掌握科学的...
2025-07-19央广网北京7月11日消息(记者 朱冠安)近日,北京育才学校新址全面竣工。 2023年,西城区启动北京育才学校新建项目。新校区由中建...
2025-07-19...
2025-07-19